每次想开始学习,却总是拖延、找借口?这并不非自身的懒惰,而是可能不小心陷入了“拖延症”的陷阱。不必担心,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个简单又高效的技巧——五分钟起步法,帮助同学们轻松打破拖延,迅速进入备考状态!
一、什么是五分钟起步法?
拖延症是很多专升本同学备考过程中常遇的挑战,尤其是当面对的任务看起来庞大复杂时,心理上的抵触感往往让我们不知从何开始。这时,五分钟起步法就是我们的"法宝"!
1、方法核心:快速启动,打破心理壁垒
这个方法的精髓很简单:设定一个短暂的时间目标——五分钟。我们只需要给自己五分钟,让自己进入任务状态,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起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拖延,正是因为过度担心任务会很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一开始就陷入焦虑。然而,五分钟起步法的好处在于,我们设定了一个短时间、易于完成的小目标,能够让我们迅速突破心理障碍。
2、为什么能够帮助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任务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对于"开始"的心理障碍。一旦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起点,并且开始执行任务,心理负担就会大大减轻。此外,我们会发现,一旦进入状态,原本觉得很难的任务反而变得容易完成。
举个例子:想想每次开始学习时,是不是担心时间不够、任务太多,导致迟迟不愿开始?事实上,最困难的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迈出第一步。五分钟起步法就是通过让我们专注于短时间内的小任务,从而避免过度的心理压力。只要开始了,学习的惯性就会帮助我们持续前进。
二、如何应用五分钟起步法打破拖延症?
专升本学习的内容量较多,很多同学在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任务时,总是感到焦虑,进而陷入拖延。事实上,学习中的"拖延症"往往源自心中的压力,而非任务本身的难度。
1、将学习任务拆解为小目标
面对海量的学习内容,不少同学常常一开始就感到无从下手,进而产生焦虑。事实上,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多少内容",而是将大的任务切分为更易于开始的小目标。
举个例子:今天不需要一口气复习整个章节,而是只专注于某几个小节或者做一组练习题。这些学习目标简单且具体,只需要坚持5分钟,我们就能打破学习的心理障碍,轻松进入状态。
一定记得完成小目标后的成就感,这会让我们自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而不再拖延!
2、避免完美主义,轻松开始
很多同学因为对自己设定了过高的标准,往往会因完成任务的难度感到压力巨大,结果导致干脆不做。这时,五分钟起步法的关键是:让自己从最简单、最轻松的部分开始。
举个例子:可以从几道简单题入手,不必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完美复习整本教材。通过设定小而轻松的任务,能够让我们在较小的压力下开始学习,从而有效打破拖延。
3、激发“做了就停不下来”的动力
设定五分钟,并不是为了仅仅做五分钟,而是为了克服心理上的"开始难"障碍。一旦我们开始做了,学习的惯性就会帮助我们逐渐投入状态。
想象一下:当我们坐下来准备开始学习时,我们可能会有"今天不想学"的想法,但是只要我们决定坐下来五分钟,翻开课本,五分钟一到,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甚至不想停止学习的状态。
这种从"开始"的轻松过渡,会让学习变得更加流畅,效率自然提升,就像大家常说的那句话:跑步跑多久,跑多快,最重要的是先开始跑!
三、如何最大化5分钟起步法的效果?
五分钟起步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突破学习的心理障碍,让我们轻松迈出第一步。为了让这一方法最大化地发挥效果,小编整理了以下几点建议,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1、设定固定的学习起步时间
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起步时间”,比如每天早上9点,或者午休后2点,一到时间就开始学习,不给自己留拖延的空间。
坚持这样做下去,哪怕一开始只是学习5分钟,长时间下来,这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的一项日常习惯。开始时间固定后,我们自己逐渐从"想做"转变为"做了"的状态,越开始越顺。
2、将五分钟变成长期的学习习惯
五分钟起步法的核心在于让我们从零压力的状态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最初,五分钟可能不算长,但坚持重复这一过程,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自己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一开始的五分钟已经变得轻松而自然。
关键是要保持连续性,每天都从五分钟开始,慢慢建立学习的节奏,最终五分钟将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习惯,帮助我们不断推进学习进度。
3、逐渐增加起步时间
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了五分钟的学习节奏,可以尝试逐渐增加"起步时间",比如从5分钟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甚至更多。每次增加时间时,要确保自己的学习状态还能够保持高效,避免"过度学习"带来的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