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工程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
河南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计划 |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备注 | 2021计划 | 2020最低分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年制 | 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2人。 | 40 | 新增 |
080803T | 机器人工程 | 2年制 | 40 | ||
81701 | 轻化工程 | 2年制 | 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1人。 | 20 | |
120402 | 行政管理 | 2年制 | 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1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2人。 | 43 | 147 |
8020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年制 | 4 | 175 | |
080414T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年制 | 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1人。 | 6 | 123 |
120801 | 电子商务 | 2年制 | 120 | 158 | |
120601 | 物流管理 | 2年制 | 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5人。 | 100 | 160 |
120204 | 财务管理 | 2年制 | 180 | 180 | |
8130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年制 | 20 | 181 | |
80905 | 物联网工程 | 2年制 | 50 | 195 | |
80207 | 车辆工程 | 2年制 | 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3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3人。 | 80 | 175 |
130505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年制 | 22 | 196 | |
130504 | 产品设计 | 2年制 | 3 | 211 | |
130503 | 环境设计 | 2年制 | 70 | 213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2年制 | 120 | 207 | |
81002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年制 | 40 | 153 | |
81001 | 土木工程 | 2年制 | 120 | 186 | |
80902 | 软件工程 | 2年制 | 200 | 183 | |
80703 | 通信工程 | 2年制 | 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3人。 | 60 | 156 |
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年制 | 15 | 170 | |
50201 | 英语 | 2年制 | 80 | 187 | |
8040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年制 | 20 | 176 | |
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年制 | 29 | 213 | |
81201 | 测绘工程 | 2年制 | 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1人。 | 8 | 128 |
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年制 | 120 | 197 | |
81601 | 纺织工程 | 2年制 | 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计划2人。 | 130 | 127 |
82502 | 环境工程 | 2年制 | 70 | 169 | |
8020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年制 | 100 | 176 | |
120202 | 市场营销 | 2年制 | 120 | 152 | |
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年制 | 120 | 186 | |
120203K | 会计学 | 2年制 | 80 | 185 |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2年制 | 70 | 174 | |
*以各省教育考试院(省招生办)公布为准 |
学校简介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于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4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为学校的杰出校友。
学校办学基础扎实。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设备总值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31万册,电子图书68万种。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齐全。
学校育人质量突出。现有24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开设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0余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金课24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个。获批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河南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开办7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联合开展了博士培养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展了大学生海外实习就业项目,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0多项。
学校师资水平较高。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0余人,副高级职称近50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00余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9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管优秀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2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60余人,并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543”计划,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纺织新产品开发、纺织大数据关键技术等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涂装生产线仿真与测试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6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校主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与驻马店市政府、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豫发集团、河南中税中兴咨询集团、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地方高成长性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行业学院12个、企业冠名班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严管厚爱、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形成了以“基层党建五项工程”“五育并举三全育人行动”等为代表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以明月湖、怀若谷、名人雕塑园、轩辕文化园、明德励志园、黑白工业史发展园等“一湖一谷四园”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校园环境“绿、亮、畅、洁、美”,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达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 %以上。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开启新时期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学校制定了“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校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博学精艺”的校训和“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按照“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创办硕士学位点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两项任务,健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体系,秉持管党治党、科学治校、教授治学、改革创新四项理念,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产教融合、文化引领、服务优质七大战略”的“12347”发展思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工作,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开放度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