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赛道越来越卷,难度和热度也居高不下。是优先保上岸,还是冲刺热门专业?这个关键问题,正让无数专升本党陷入纠结。毕竟,统招专升本机会只有一次,一旦失利,如果还想继续升本,只能选择自考、函授之类的考试,但它们的学历含金量又不如前者。那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专升本人究竟该如何抉择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超实用的攻略,教你如何在选校及择专业上“破局”!
院校选择:四大法则,找到理想院校
明确升本目标,选对赛道
如果你升本初衷,只为拿到本科学历,不考虑其他情况,且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就读民办本科院校,因为这类学校总体来说,招生名额相对较多、报考人数较少、录取分数线总体也相对于公办院校低,因此,拿到本科入场券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但是如果你是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想为考研或进名企打基础,那公办院校才是你的首选。虽然它的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公办院校的师资力量、学术氛围,就业资源也会更为优质,从长远看,选择公办院校才是首当其冲。
评估自身实力,拒绝盲目冒险
如果你备考早,基础知识扎实,是个学霸型的选手,那可以选择好的公办院校为目标。
但是如果你备考时间不足,基础较差,不要冒险。可以采用“公办冲刺 + 民办保底”的策略。比如,报考本地公办院校的同时,选个同专业的民办院校当做备选,这样更稳妥。
就业导向,选择意向城市院校
院校的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未来的就业范围和生活圈子。因为不同的城市所拥有的就业资源、经济资源和人脉资源不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结合你将来的工作规划、专业就业和生活城市而定。
而且一般来说,省会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就业环境和经济环境相对较好,所以也更热门,报考人数更多,录取分数线也会相对较高。
算好经济账,根据情况选择
公办院校学费每年大概5000元左右,性价比超高,就是竞争太激烈了,所以,有意向选择公办院校的同学就需要努力认真备考,让自己实力更加突出,从而提高成功进入公办院校的几率。
民办院校学费普遍在1.6万 - 3万元/年,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允许,但是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民办院校。但对于选择民办院校的经济压力大,但又想升本的同学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考虑助学贷款加上勤工俭学帮助完成学业。
专业选择:四大原则,避开“天坑”专业
难度优先,理性参考数据
预备专升本的同学要尽量参考近3年的报考人数、报录比、最低投档分数线等数据,尽量避开“卷王专业”。
若想冲刺公办院校,即便自身学习能力出众、学习规划科学且效率较高,也面临不小挑战。从历年数据来看,公办院校部分热门专业竞争尤为激烈,需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功上岸。
倘若在普通专升本考试中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建议同学可以通过分析院校往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报考人数、报录比例及最低投档分数线等关键数据,综合评估各专业的报考热度与考试难度。优先选择报考热度较低、竞争压力较小的专业,从而提升考试的成功率,增加上岸机会。
发挥优势,取长补短
这个原则就要求同学们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选择优势科目,避开或者尽力提升弱势科目,才能有利于备考,为以后的成功升本做准备。
兴趣驱动,别只为了上岸妥协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备考的时候才更会更加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在漫长枯燥的备考过程当中,拥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在以后的升学或者就业当中,自己热爱的专业也能够让自身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的成就自身。
就业导向,提前规划职业道路
很多同学们想要参加统招专升本,是为了提升学历,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毕竟如今的就业形势是真的很严峻。选择专业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大部分省份的专升本院校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是不允许普通专升本转专业的。所以,一定要想清楚。
如果毕业后,同学想直接就业,就要综合考虑各个专业的行业现状和就业前景,谨慎选择。
专升本的选择没有固定答案,但一定有最适合你的选择!结合自己的目标、实力和未来规划,权衡利弊,小编相信,你一定能在这场竞争中成功上岸!
专升本免费资料限时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