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河南专升本对于考生来说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语文知识点的练习题,大家可以练习下,看看自己相关考点掌握如何,更多河南专升本考点信息可在库课网校进行查询。
1.下列人物出自话剧《日出》的一组是:
A. 陈白露、周朴园、方达生
B. 陈白露、李石清、四凤
C. 陈白露、李石清、黄省三
D. 陈白露、潘月亭、周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中人物的了解。陈白露、李石清、黄省三、方达生、潘月亭都是《日出》中的人物。周朴园、周萍、四凤是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
2.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
A. 曹操《短歌行》、《诗经·氓》
B. 陶渊明《饮酒》、《汉乐府·陌上桑》
C. 《汉乐府·陌上桑》、《诗经·氓》
D. 白居易《杜陵叟》、《楚辞·国殇》
答案:C
解析:《陌上桑》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五言叙事诗。通过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秦罗敷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罗敷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了使君的丑恶和愚蠢,反映了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诗经·氓》也是一首叙事诗,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
3.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A. 柳宗元
B. 韩愈
C. 欧阳修
D. 王安石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学主张所了解、掌握的情况。王安石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他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要之以适用为本”(《上人书》)。正因为王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 夸张
B. 拟人
C. 比喻
D. 叠字
答案:D
解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
5.“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
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 《天净沙》(秋思)
C.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D. 《声声慢》(寻寻觅觅)
答案:B
解析: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