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并入。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24亩,有实习实训基地265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14.57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66亿元。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336人,高职学生2351人,留学生100余人。
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本科专业55个(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36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名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6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2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优秀教材奖8部。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陕西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1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1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100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240人,其中专任教师83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60余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社科联专家等5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咸阳市第四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8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4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6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9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20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42篇,年均发表1026篇,其中核心期刊911篇,被SCI、EI、CA等收录283篇。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教师教育中心、咸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咸阳发展研究院。
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68万余册,特色文献7333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曾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奖”“编辑出版优秀奖”。其中《学报》的“秦汉文史研究”栏目连续获得全国和陕西省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编辑出版《秦汉研究》刊物,秦汉文化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韩国、日本等19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73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600余名师生通过“项目”带动,分别赴菲律宾、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赴新加坡幼儿园任教、赴韩国开展交换交流、游学活动以及通过“2+2”“3+1”的形式赴美国、韩国留学攻读双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先后聘请10个国家的100余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已培养留学生520多名。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等称号,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建校4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高级应用型人才,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
当前,学校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南,全面落实“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要求,在“一流学院”建设的新起点上,持续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正朝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位于大秦故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00余亩,有实习实训基地265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教育、文物2个硕士点,本科专业50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留学生18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博士、硕士占比90%以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7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000余名师生通过“项目”带动,分别赴菲律宾、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赴新加坡幼儿园任教、赴韩国开展交换交流、游学活动以及通过“2+2”“3+1”的形式赴美国、韩国留学攻读双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先后聘请10个国家的100余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已培养留学生数百名。
咸阳师范学院2025年专升本招生计划
注:1.学制2年,标注“S”为师范类专业,最终以陕西省招办公布数据为准(下同)。
2.校区指该专业教学、学生学习生活地址。
咸阳师范学院教学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计划 | |||||||||||||
专业名称 | 科类 | 双万计划 | 招生计划数 | 学费 | |||||||||
小计 | 普通类 | 专项计划 (建档立卡) |
退役大学生 士兵免试生 |
||||||||||
学前教育 | S | 文 | 国家级 、 省级一流 |
51 | 50 | 0 | 1 | 5350 |
咸阳师范学院教学点(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计划 | ||||||||||||||
专业名称 | 科类 | 招生计划数 | 学费 | |||||||||||
小计 | 普通类 | 专项计划 (建档立卡) |
退役大学生 士兵免试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 | 55 | 47 | 3 | 5 | 6000 |
学校网址: www.xync.edu.cn
招生信息网:zsb.xync.edu.cn
学校地址:
渭城校区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 邮编:712000
秦都校区 陕西省咸阳市珠泉西路 邮编:712005
咨询电话:029-33720888
专升本免费资料下载↓↓↓
一、国家助学金
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具体分为两档:
1.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一学年3500元/人;
2.一般困难的学生一学年2500元/人。
二、社会资助
1.美国角声基金会助学金:每年资助十名学生,每人3000元;
2.新加坡华侨助学金:每年资助十名学生,每人2000元。
三、勤工助学80
根据工作性质分为劳动岗(后勤劳动服务)和助理岗(行政助理岗、教学助理岗、科研助理岗、实验助理岗、图书资料助理岗)两大类。劳动岗540元/月,助理岗300元/月。
四、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助学金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每生每年发放6000元的助学金生活补助,学费、住宿费高出国家助学贷款限额部分,以及助学金生活补助超出国家助学金标准部分全额补助。
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注意事项
1.借款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金额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以学费、住宿费为主),具体贷款金额由借款人所在学校按本校的总贷款额度,根据学费、住宿费、杂费标准以及学生的困难程度确定。
2.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还本宽期限为3年整。借款人可在毕业后开始还款。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实行借款人在校期间由政府财政补贴,借款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再贴息,利息自付。借款学生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其取得毕业证之日的下月1日起利息自付。
3.借款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向贷款人提交以下资料:
Ø借款学生的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Ø借款学生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和家庭成员收入说明;
Ø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Ø经办银行和学校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和资料。
4.如国家、省助学贷款有新情况变动,按有关文件执行。
学生处咨询电话:029-33720578 33720596
宿舍:宿舍为 4-6 人间,部分有独立卫浴、阳台,配备桌椅、衣柜,部分楼栋有公共卫生间和洗衣房;住宿费 650-1100 元 / 年
食堂:食堂菜品多样,有陕西特色面食、家常菜等,价格适中
平均伙食:日均伙食费约 20-30 元
院校地址:渭城校区: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43号;秦都校区:咸阳市秦都区珠泉西路3号
院校官网:https://www.xync.edu.cn/
招生网址: https://zsb.xync.edu.cn/index.htm
联系电话:029-33720888
艺术类:2025年10月28日9:00-11月3日17:00;
非艺术类:2025年11月5日9:00-11月17日17:00;
退役士兵可申请免试或参加全省统一考试,二者不可兼报
文化课考试:2025年3月17日
上午9:00-11:30进行英语考试,下午15:00-17:00进行专业综合考试
音体美考试根据网约时间进行约考,考试分批进行
文化课考试成绩:2025年4月2日,同时公布省控线。
美术专业考试成绩:2025年1月5日公布
音乐、舞蹈专业考试成绩:按照个体测试科目考试和评分时间安排,适时公布
普通类和退役士兵免试填志愿:2025年4月7日9:00至4月8日18:00
普通类和退役士兵免试录取:2025年4月10日至4月11日
征集志愿填报:2025年4月12日,录取: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