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渭南师范学院位于渭水华岳之间。作为关中东部和东北部的人才摇篮,始于1923年建立的赤水职业学校,经历了赤水农业职业学校、原渭南师范学院、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渭南教育学院,到新世纪的渭南师范学院,沧桑90载。如今,已成为一所师范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学科普通高等院校,正朝着“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学校地处陕西省东部、距西安40分钟车程的渭南市城区。在这片承载着历史文明与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流传着仓颉造字、杜康酿酒的动人传说,抒写着渭华起义点燃中国革命圣火的光辉史篇,名垂千古的药王孙思邈、史圣司马迁、大诗人白居易、爱国将领杨虎城和革命先辈刘志丹、习仲勋等,在这里创下彪炳千秋的业绩,文物古迹300余处,西岳华山峭然屹立,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特聘德高望重的领导、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校长顾问。现有教职工1245人,专任教师904人,正、副教授占38.27%,主干学科教师中硕士、博士分别占教师总数的52.7%和23.1%。
涌现出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的“渭华学者”和教学科研骨干,其中有国家、省部、厅局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和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省级“三五”人才和省级教学名师等。“渭华学者”担任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校园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现代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过亿元,馆藏图书178万册。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下设12个二级学院、29个教学系部、60个本科专业,学科结构趋向综合化;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7300人。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拥有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研究中心、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空间工程技术中心、数论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军民两用材料重点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光量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心、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电气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所、陕西省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等33个科研机构,其中省部级科研机构18个。教学科研人员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及地方一大批科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教育部及有关部委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等一大批高层次教学科研奖项。
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教学与科研团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得到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公认和好评。学校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等称号,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党政决心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内涵提升,切实践行“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弘扬“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学校精神,为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简介
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地方高校。始建于1960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
现有朝阳、富平、西岳、汉马四个校区。建有15个二级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中外联合办学机构莫斯科艺术学院。现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8亿元,馆藏图书245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5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2万余人。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被列为陕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建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26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深耕教育,彰显师范创特色,追求卓越求发展,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是渭南市最高学府、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开放窗口,被誉为秦东地区教师摇篮。
教师摇篮。渭南师范学院彰显师范办学特色,获批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建有陕西省引智国际交流示范基地、陕西省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拥有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建校60多年以来,培养的毕业生80%以上服务西部和基层,覆盖渭南各区县100%的中小学,培养了渭南30%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0%的校(园)长、70%的学科带头人。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了“感动中国教育人物”“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优秀教育工作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智力支撑。
人才中心。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获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有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现有教职工13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4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59人、博士教师347人。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全国优秀社科专家、国防教育专家、“三秦学者”津贴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青年科技新星等人才称号,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建有陕西省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大学生众创空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师范生技能、创新创业技能等竞赛中屡获佳绩,考研率连年提升。
创新高地。渭南师范学院坚持高质量发展,获批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具有省部级科研机构16个。学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有秦创原(高校)创新促进中心工作站,拥有秦创原渭南师范学院创新中心等校地校企共建科研机构。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扎根史圣司马迁故里——渭南,学校坚持实施“八个一”计划,推进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已经成为全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重镇。
开放窗口。渭南师范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工程,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建有陕西省“一带一路”艺术教育引智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莫斯科艺术学院,由中俄两国总理见签,是我国西北地区首家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与美国、俄罗斯、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800余名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研修学习、攻读学位或参与交换生项目,300余名泰国、韩国等国留学生、交换生来校学习,形成了对外文化交流的渭师品牌和名片。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按照“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渭南师范学院2025年专升本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
1.陕西省内2025年普通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在校生”。
2.普通高职(专科)录取后及在校期间,从陕西省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后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普通高职(专科)在校期间或毕业后,从陕西省应征入伍,退役后两年内(2023年1月1日后退役)的往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
3.具有陕西户籍和退役证的普通高职(专科)应届、往届毕业生(含自愿放弃免试资格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以下简称“退役士兵非免试生”。
上述三类招生对象中含五年一贯制、“3+2”连读毕业生,但未达到毕业条件的结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考条件
1.在校生
(1)首次报考专升本,高职学习期间表现良好,成绩合格;
(2)参加生源学校组织的专业课考核且成绩合格,考生所考科目应符合拟报考本科专业课程要求。参加全省文化课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考)。
2.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
(1)退役后首次报考专升本,在校学习和服役期间综合表现良好,无不良记录;
(2)免试全省统考及专业课考核,须参加职业技能综合测试。
3.退役士兵非免试生
(1)退役后首次报考专升本,在校学习和服役期间综合表现良好,无不良记录;
(2)免试专业课考核,参加全省统考。
以上三类考生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报考专业须符合陕西省教育厅制定的《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专业对应目录》规定,报考专业应为高职阶段所学专业对应的本科招生专业之一。
考生可通过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陕西省教育厅制定的《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目录》《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专业对应目录》,供报名时参考。
报名
(一)报名准备
1.各生源学校成立专升本报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并按时完成本校在校生的专业课考核、网上报名、身份验证、信息采集、资格审查、填写并出具本校在校退役士兵的学籍证明等工作。
2.各生源学校应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考生诚信考试教育,负责做好专升本招生考试报名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指导考生充分了解报考专业所属行业从业资格准入条件,指导考生正确报考。
3.各生源学校负责本校专项计划考生(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毕业生)资格审查,可通过“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核查,符合条件考生须进行公示,核查无误后按时通过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报名系统上传本校专项计划考生信息。
4.3月7日前,各生源学校向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上报报名信息管理人员和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建立和管理生源学校登录账号。
5.各生源学校要提前准备高职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所需的档案材料,审查学籍注册情况,确保学生学籍正常。专升本报名以我省2025年高职应届毕业生数据库为依据,未按要求正常注册学籍和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不得参加报名。
(二)退役士兵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退役士兵的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符合报名条件的退役士兵考生(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和退役士兵非免试生)于3月3日至7日按要求完成退役士兵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未进行信息录入的往届退役士兵考生将无法参加本次专升本考试网上报名、应届退役士兵考生将无法享受相应照顾政策。具体安排如下:
1.安置地在陕西省的退役士兵,在安置地所在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2.安置地非陕西省,但从陕西入伍的退役士兵,在入伍地所在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3.安置地和入伍地均非陕西省,但户籍在陕西的退役士兵,在户籍所在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4.退役士兵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时,须携带身份证、入伍通知书、退役证,服役期间获奖的还应携带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证书。
(三)网上报名
时间:3月10日9∶00至12日18∶00。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报名系统,按照提示和要求,输入本人身份证号和手机号,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完成报名账号注册,准确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核验无误后确认提交。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放弃免试,参加统考,但不得兼报。
考生应按照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专业对应目录选报一个本科招生专业。凡不符合报名条件要求、填报信息不实或违反专业报考规定所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在校生报名出现异常情况的,由生源学校核查学籍注册情况,确属学籍注册遗漏或错误的应届毕业生,生源学校必须于3月11日前统一汇总相关情况,向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经学籍主管部门认可的相关证明文件,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方可参加报名。
(四)信息采集及资格审查
1.时间:3月10日至14日。
2.在校生
网上报名开始后,生源学校可同时安排本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身份验证和信息采集。报名结束后,生源学校统一打印《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报考资审表》,安排专人负责资格审查并签署意见,由考生签字确认后盖章并装入档案。资格审查结束后,公示所有合格考生名单(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并通过专升本报名系统院校管理端于3月24日前上传专项计划考生名单。
生源学校是专升本报名资格审查责任主体,要严格执行报考条件和专业对应目录,做好报名资格审查,科学安排考生身份验证和信息采集,确保报名工作平稳实施。
3.退役士兵
退役士兵考生网上填写信息后,携带资格审查材料到报名时所选择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进行现场资格审查、身份验证及信息采集。
资格审查材料:
(1)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二代身份证、普通高职毕业证(应届生携带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往届生还须携带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入伍通知书和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有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还须携带立功授奖证书。
(2)退役士兵非免试生:二代身份证、户籍证明、普通高职毕业证(应届生携带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往届生还须携带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入伍通知书和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资格复审合格后进行身份验证和信息采集,打印《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报考资审表》,填写资格复审意见并签字确认,资格审查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留存备查。
(五)网上缴费
缴费时间:3月10日至15日12∶00。
报名资格审查合格并完成信息采集的考生,再次登录报名系统缴纳报名考试费。考生缴费成功后,报名完成,否则报名无效。
报名考试费按陕价费调发〔2001〕29号规定收取。
根据《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专升本招生考试考务管理职责》(陕试等考〔2003〕1号)规定,生源学校留用经费须用于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等工作,要确保采集信息的规范准确。
(六)信息公示及举报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通过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对通过资格审查的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弄虚作假被举报查实的,未入学的取消考试及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则取消学籍。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029—85221726,85221762。
各市(区)考试机构要向本辖区生源学校公布举报电话。
(七)网上打印准考证
考生于考前一周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八)《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目录》、《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专业对应目录》
宿舍:宿舍有 4-6 人间,部分有独立卫浴、阳台,配备基本生活设施,部分宿舍有空调;住宿费 600-1100 元 / 年
食堂:食堂菜品丰富,以陕西特色为主,价格亲民
平均伙食:日均伙食费约 20-30 元
院校地址: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
院校官网:https://www.wnu.edu.cn/
招生网址: https://zsb.wnu.edu.cn/
联系电话:0913-2136900
艺术类:2025年10月28日9:00-11月3日17:00;
非艺术类:2025年11月5日9:00-11月17日17:00;
退役士兵可申请免试或参加全省统一考试,二者不可兼报
文化课考试:2025年3月17日
上午9:00-11:30进行英语考试,下午15:00-17:00进行专业综合考试
音体美考试根据网约时间进行约考,考试分批进行
文化课考试成绩:2025年4月2日,同时公布省控线。
美术专业考试成绩:2025年1月5日公布
音乐、舞蹈专业考试成绩:按照个体测试科目考试和评分时间安排,适时公布
普通类和退役士兵免试填志愿:2025年4月7日9:00至4月8日18:00
普通类和退役士兵免试录取:2025年4月10日至4月11日
征集志愿填报:2025年4月12日,录取:4月13日